項目背景:在2008年之前,中國的紙漿和造紙行業一直采用著發展中國家的經營方式:一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二是很容易建立商業合作伙伴關系。一些西方企業在中國成立工廠的目的就是生產面向全球出口的廉價產品。當時這些企業并不擔心中國生產的產品質量,只要它們能正常使用并且足夠便宜就可以了。如果客戶想要高質量的產品,他們就必須花更多的錢來購買歐洲或北美生產的產品。這也是一些歐美企業能夠賺錢的主要原因。
在奧運會結束后的兩年時間里,中國的紙包裝產業發生了變化。隨著宣布將重點關注內需,放棄對出口高增長的追求,中國不再是“西方國家的廉價工廠”,包裝產業也向更清潔、高效和更有利的方向發展。
為了促進行業的平穩過渡,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戰略方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下令關閉了一些“落后產能”,其目的就是迫使一些位于城市和郊區的污染嚴重、效率低下的造紙廠停產,最終實現在未來兩年內淘汰600萬噸落后產能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紙張的需求每年都在以400萬噸的速度增長,而要想在滿足國內市場的同時淘汰落后產能,中國的造紙業必須在未來幾年內新增1500萬噸的產能,這就給歐洲的造紙設備制造商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以前習慣于從歐洲和北美購買紙包裝產品的歐洲客戶現在也把中國制造商看成一個不錯的選擇。事實上,運輸速度、產品質量和環境價值已經成為了一個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關鍵因素,而且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